化妆品产业链深度解析
美业观察   2021.05.06 责任编辑:珠珠

化妆品行业商业模式

化妆品生产制造模式根据生产商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三种,OEM、ODM和OBM。

OEM的参与程度最低,只是纯生产加工;ODM除了生产加工,生产商还参与产品设计;而OBM则是由生产商经营自主品牌,提供产业全链条打包服务。

OBM模式需要完善的营销网络作支撑,渠道建设的费用很大,花费的精力也远比做OEM和ODM高,而且常会与自己OEM、ODM客户有所冲突。

因此,化妆品代工主要采用OEM和ODM两种模式,OEM/ODM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全球协作以及资源合理化的有效途径和结果,凭借其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化妆品品牌厂商的选择,已成为化妆品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OEM/ODM模式,化妆品品牌商只需支付材料成本费和加工费,而不必承担设备折旧以及自建工厂和生产管理的风险,还可随时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按需下单,可赢得更大经济利益。

11072668355450807.jpg

营销方式的变革创新是本土品牌化妆品快速提高市占率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从化妆品营销全产业链来看,新媒体从传统线上销售平台转型为品牌推广平台,社交属性凸显,移动互联网成为流量的主要入口。

产品既可以在线上直接和用户产生交集,也可以通过渠道商实行线上线下多元化营销。尤其是在国货化妆品线下渠道弱势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进行的线上营销成为本土品牌突围的最佳选项。

在线上营销的方式中,微博和美妆App是用户了解化妆品的首选渠道,也成为了营销的最优选择。

这其中,明星推荐、微博热搜、美妆博主安利或者短视频广告都可能促使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从而使流量直接变现。

电商平台助力化妆品行业

各平台对美妆扶持继续加码,在注意力资源变迁、下沉市场崛起、技术产业支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各平台争夺注意力资源、加大流量变现带来的社交流量红利也将持续。

在各平台上美妆品类拥有其独特型,高客单价和SKU标准化,且能够生成开箱、测评、种草、教程等等多元内容加强与粉丝互动,拥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各平台对美妆品类扶持逐渐加强,各平台美妆品类的电商增速将持续高于平台整体。

11055584788072170.jpg

11051836038210374.jpg

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满足生存需求之后就会追求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化妆品行业也正是因此兴起。

但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据互联网数据,2009-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复合增速仅2.5%,其中2015年负增长7.13%,至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4996亿美元。

11043374728981652.jpg

从国内化妆品市场角度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超过日本化妆品市场规模,并保持全球最高增速发展。

2009-2019年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实现翻倍,由1800多亿元激增至2019年的近5000亿元,我国化妆品行业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11033746135120733.jpg

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大。

根据互联网数据,2019年中国香港地区人均消费化妆品475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日本,人均消费309美元。随后是挪威人均消费299美元。

而拥有最大的化妆品市场的美国人均消费只排在第七位。

再看中国化妆品市场,2019年人均仅消费50美元,仅是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11%、16%、17%和18%。

11030423984710116.jpg

高端市场高增长,大众市场基数庞大。

化妆品市场可分为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高端市场是面向一二线城市具有高消费水平的人群,2019年约占比32%的市场份额。

大众市场主要针对低线城市的中产人群。虽然大众市场的化妆品产品单价比较低,但由于消费者的基数较大,2019年市场规模约占据68%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化妆品市场。

在成长速度上看,高端市场规模增长得较快,2014-2019年,高端市场复合增速为17%,大众市场的复合增速约5%。

11022940885680068.jpg

近年来,化妆品企业通过线上渠道实现的销售占比逐年提升,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也开始重视线上渠道的建设,并逐步加大了线上渠道的营销力度。相较于本土化妆品品牌,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依托强势的品牌地位及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国际化妆品品牌在线上渠道持续的营销投入,将会挤压本土化妆品品牌在线上渠道的销售份额。

流量红利催化下,品牌培育周期缩短、消费者粘性降低,而不断涌现的新锐品牌也将面临瓶颈,从营销方面看,由于资本大规模被投入到获客环节,导致获客流量成本高,同时为了留住客户提供的大量优惠,导致客单价偏低。

从生产方面看,新锐品牌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也是快速更迭,但供应链多数靠代工厂加工,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因此能够权衡好这两方面的新锐品牌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

电商渠道崛起后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剧竞争,但是龙头集团相对谨慎、布局缺位,从品牌角度来看,单一品牌的市场份额低于5%,CR5/CR10均有下降趋势。

而从集团角度来看,剔除宝洁(资产剥离、品牌出售)的扰动因素,CR4化妆品集团份额在12-16年整体下降,而在社媒时代数字化转型方向更坚定,快速赶超,叠加多品牌矩阵、全渠道布局优势,重拾份额,17年以来份额加速提升。

出处:乐晴智库
上一页下一页
4178+1
相关新闻
评论